三勝產業研究中心 商業計劃書 可行性研究報告

全國咨詢熱線:400-096-0053

三勝咨詢 - 國內領先的投資咨詢機構

·10萬份行業報告 ·豐富成功案例

養豬人的超長寒冬

2024-2-18 9:38:42  來源:格隆匯  http://www.sytwang.com/

    本文相關報告 REPORTS
    2017-2022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生豬,即生活著的豬,對未宰殺的除種豬以外的家豬的統稱。豬,雜食類動物。豬一般多指家畜。豬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稱之為亥。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肉可食用,皮可制革,體肥肢短,性溫馴,適...

  生豬同絕大多數板塊一樣,3年時間跟隨大盤泥沙俱下,毫無抗拒。做周期的盼不到周期,耐心耗盡之后逃離,做價值的看到股價下行,恐懼估值邏輯惡化,悲觀情緒與股價相互影響。


  2021年2月18日至今,豬肉概念累計下跌近50%。其中,牧原股份大跌56%,新希望大跌64%,*ST正邦大跌85%,傲農生物大跌逾80%。


  上市豬企們面臨重重困境,資本市場也用腳投票。在超長的豬價寒冬,豬企想方設法活下去成為最真實的寫照。


  01


  據統計,22家涉及生豬養殖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其中18家企業歸母凈利潤錄得虧損,合計虧損248.66億元—291.65億元。


  全行業來看,2023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


  大型上市豬企中,養殖最具成本的牧原股份也同樣預告虧損38億元至46億元。這是牧原2009年有財務數據以來第一次出現年度虧損。


  牧原如此,其它豬企更甚。溫氏預計2023年虧損60—65億元,傲農生物預計虧損30—36億元。此外,虧損超10億的還有天邦食品、大北農、唐人神、天康生物、新五豐等等。


  新希望則預計盈利3億元,主要系賣資產斷臂求生。據公告,白羽肉禽與食品深加工業務引進戰略投資影響歸母凈利潤51億元至52億元。


  此舉避免了新希望連續虧損3年的尷尬。但不少豬企已經連虧3年,包括新五豐、正虹科技、傲農生物。


  持續虧損之下,豬企們的資產負債表持續惡化。2023年三季度末,牧原、溫氏、新希望等20家上市豬企負債合計4556億元,整體負債率66.7%。20家中有15家負債率呈現上漲態勢。


  其中,正邦高達162%,傲農生物和天邦均接近90%,京基智農、華統股份、新希望、金新農、新五豐均超過70%。溫氏、唐人神等4家超60%。


  此外,豬企們的現金流也很緊張。據統計,2023年三季度末,20家豬企貨幣資金總計602億元。其中,13家較6月末下滑。


  面對經營以及現金流風險,豬企們開啟瘋狂融資行為。新希望擬募資73.5億,牧原80億,天邦27億。但資本市場表現萎靡,不少豬企定增已經延期或流產,讓其經營雪上加霜。


  豬企艱難源于豬價與飼料成本的雙重夾擊。2023年,生豬均價大致在14元-17元之間波動,且多數時間維持在15元以下。這豬價比養殖成本高出不少。


  去年牧原完全養殖成本為15元,其它大型豬企所披露的成本略高于牧原。但這不太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它們統計口徑不一致,真實養殖成本應該比披露的要高出不少。


  豬價低迷的重要因素是供需持續失衡。2023年,中國生豬出欄72662億頭,同比增長2668萬頭,增速3.8%,創下2016年以來最高出欄量,突破7億頭,創歷史第二高位。


  此外,全年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于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需求方面,由于新冠疫情放開之后,包括餐飲渠道在內的豬肉消費沒有預期那么樂觀,仍然受到經濟下移的一些影響。當然,豬價低迷主要系供給充足導致。


  養殖原材料方面,去年全國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9元/公斤,同比增長0.39%,連續5年同比上漲。這相較于2019年累計上漲28.7%。


  重重壓力之下,活下去才是王道。


  2023年9月底,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就曾發布全員信表示,近年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國內外形勢復雜,原料價格波動頻繁,豬價持續低迷,社會庫存高企,終端消費疲軟,種種外部的被動因素,讓公司處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環境”。


  新希望如此,可以試想一下其它養殖主體的煎熬。


  02


  本輪豬周期,第一個扛不住的大型豬企就是正邦科技,出欄量已經從2021年的1493萬頭銳減至2023年的548萬頭。原實控人林印孫實施以股還債,正邦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由14.83%下降至5.25%,后續股份完成處置后,持股比例將下降至0.87%。


  因重整,2023年正邦產生收益為175億元至185億元,可以扭虧為盈80億元至100億元,避免了退市。接手正邦的是同在江西的雙胞胎集團。


  苦心經營多年,林印孫家族終究還是失去了正邦科技,令人唏噓不已。


  正邦在前,傲農生物在后。


  2021-2022年,傲農生物分別虧損15.12億元、10.39億元。2023年預告虧損超過30億元。


  1月30日,傲農還公告稱,預計2023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同時提到,截至2024年1月23日,其在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約14.38億元,占到最新一期凈資產的57.45%。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30日,累計訴訟金額19.49億元。


  受到消息沖擊,傲農生物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一字板跌停。


  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傲農流動負債高達115.5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40.51億元,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為39.1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7.51億元。


  2020年至2023Q3,傲農流動比率從0.56銳減至0.36,速動比率從0.29銳減至0.14,現金比率從0.09銳減至0.03。


  目前,傲農生物最新資產負債率高達89.41%,僅次于破產重整的正邦。再加上四季度虧損至少17億元,那么負債率可能已經突破100%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即資不抵債,破產風險與日俱增。


  債務壓頂,但手上的現金不足3億了。


  當然,傲農也早已經開啟自救。2023年以來,通過多種方式籌資,包括股權質押、定增、實控人減持套現等等,但效果不理想。


  另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傲農提前生豬出欄回籠現金流。全年肥豬出欄均重僅為97.97kg,遠遠低于110kg-120kg的標準重量。


  目前看,傲農有可能步入正邦后塵,需要實控人轉讓控股股權才有可能活下來。


  2023年12月12日,大北農擬投資不超過6億元取得傲農生物控股股東廈門傲農不少于51%的股權。但這筆交易在9個月內完成將有不確定性。


  過去幾年,傲農同正邦一樣,都是生豬養殖大黑馬。2018年,生豬出欄僅僅42萬頭,2019年為66萬頭。非洲豬瘟之后,2020年擴張至135萬頭,2022年已經高達519萬頭,一舉超越天邦和大北農,成為行業第五。2023年,出欄繼續攀升至585.9萬頭。


  2018-2023年,傲農出欄年復合增速高達69.4%,在18家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位居第一。


  但很可惜的是,傲農不是采用的牧原完全自繁自養模式,成本居高不下,產能擴張越猛越危險。


  正邦和傲農都是大黑馬,如今卻是難兄難弟,狼狽不堪。


  03


  能拯救豬企于水火的,唯有豬價周期反轉。但令人遺憾的是,反轉遲遲不來。


  在非洲豬瘟持續存在的大背景下,高豬價時瘋狂加上去的杠桿,去化去產能就會顯得非常困難,去化時間也會更長,4年一輪的豬周期規律被終結。


  按照過去規律,2022年5月前后將迎來周期反轉,但事實上迎來了一個假的周期。在當年5月-10月,豬價也從15元左右上漲至27元,漲幅也比較大。但曇花一現,豬價很快在3個月時間內跌回14元以內,并持續萎靡至今。


  豬價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是養豬主體對于未來上行周期的預期過于一致,期間出現延遲出欄養大豬、二次育肥,導致一段時間內出現供需錯配,豬價大漲。但生豬是活體,無法一直飼養,幾個月后必然會被迫出欄,導致供給在短時間內又遠遠大于需求,豬價又開始發生踩踏,跌破行業平均成本線。


  從2021年5月開始出現虧損至今,除牧原外,行業整體虧損了近3年,杠桿下的規模產能負債表迅速惡化,現金流持續失血,信用擠兌在不同規模主體中發生。包括上市公司正邦科技、傲農生物都命懸一線。


  2024年,豬價迎來周期反轉有不小概率。鑒于其周期屬性,生豬板塊的布局或博弈機會是不小的,勝率與賠率都是OK的。


  當前,我們不應伴隨大盤悲觀而悲觀,更多應看到暴跌之后的機會,尤其是自繁自養生意模式、成長性較好的龍頭豬企。

 

 

     農林牧漁市場研究報告   責任編輯:S425


"湖南加大金融支持生豬產業力度"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楊娟)近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保監會湖南監管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生豬產業穩定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大生"...
"數據顯示我國生豬產能持續向好 畜牧業生產逐漸恢復"
"中國肉類協會日前在2020中國國際肉類產業周上發布的中國肉類產業發展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量自去年10月開始連續環比增長,生豬存欄量連續回升,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同比降幅收窄。與會專家指出,由于非洲豬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
"農業農村部:7月份生豬存欄首次實現同比增長"
"日前,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7月份全國生豬生產繼續較快恢復,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增加,生豬存欄開始同比增長。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生豬生產的周期性規律,產能恢復過程首先是能繁母豬存欄恢復增長,之后是生豬存欄"...
"2018年生豬行業競爭格局:規?;B殖發展速度較慢"
"①國內生豬養殖長期以散養為主,規?;B殖發展速度較慢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長期以散養為主,規?;潭容^低,具有小農生產特點。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中國生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研究認為: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生豬養殖規?;潭扔?...
"實驗動物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五年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長"
"實驗動物行業是指從事實驗動物馴化、人工培育與繁殖、疾病動物模型研發等相關產品及服務的企業總稱。實驗動物類產品及服務主要服務于下游醫藥科研及制藥機構,用于開展基于實驗動物的醫學研究、藥品質量檢"...
"2018年黃羽雞行業競爭格局:生產消費區域性特征明顯"
"①企業間生產規模差異大,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我國肉雞養殖行業集中化程度相對較低,規?;B殖場數量相對較少。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中國黃羽雞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
"畜牧業產值規模持續增長,行業進入產業結構加速調整時期"
"畜牧業是利用畜禽等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獺、鵪鶉等野生動物的生理機能,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
"紙尿褲需求持續增長,嬰兒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
"紙尿褲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芯體”。從技術層面來說,紙尿褲芯體至今共經歷了三次革命。紙尿褲是一次性使用后即可拋棄的產品。以無紡布、衛生紙、絨毛漿、高分子吸水樹脂、PE膜、橡皮筋等材料制成。有幼兒"...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圖片等版權問題,煩請聯系QQ:307333508,或在線反饋、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阿里蔡崇信:退出傳統實體零售業務是合

2月7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24財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阿里實現營收26...[詳細]

2024年中國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

作者:張禮卿普華永道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一、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分析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詳細]

方星海:中國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11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23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表示,今年是中國推出注冊制試點的第五年...[詳細]

蔣蘇文:市場競爭激烈,產業賦能至關重

9月21-22日,第十三屆創新資本年會·金魚嘴論壇暨第六屆創投責任投資論壇在南京舉辦。本次論壇特別策劃青年投...[詳細]

外媒關注中國假日經濟強勁增長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中國境內外旅游業恢復勢頭強勁,消費數據持續攀升。不少外媒關注到,中國旅游熱度創新高,彰顯中國...[詳細]

搶抓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機遇 推動產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詳細]

深圳運營機構:深圳市三勝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華南地區運營總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區中國鳳凰大廈1棟19A 郵編:518035

業務咨詢QQ:2786811657 2786123997 網站合作QQ:307333508

Copyright © 2004-2025 www.syt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 三勝咨詢TM 旗下網站 粵ICP備13026489號

日韩精品水蜜桃,日韩一级黄色毛片,丝袜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日韩激情一级毛片久久久